. 「酪梨」被引進台灣少說也有九十多年的歷史,套進台灣官方植物界公式
計算的話,已經可歸類為「本土植物」了。在近年來新植物不斷被引進的情況
下,「酪梨」可算是「元老級」的水果了,只是對這支有著悠久歷史的果樹,
不知國人認識了多少?或許眾人一致公認酪梨和牛奶擾成果汁真是不錯喝的果
汁,更有不少會獻計,把酪梨剖開沾著蒜茸醬油生吃也不錯,更會有一些酪梨
推廣班的班員舉出更多她們研究新的吃法,但這些吃法對世界性的水果酪梨而
言都有些渺小化的感覺,甚至有暴殄天物的感概,那是緣由國人對「酪梨」太
過陌生了,甚至您問過那些種了幾十年的酪梨農,對「酪梨」真正的了解還極
其有限,比如問說全世界酪梨共有幾種?可能很多國人,包括研究專家也未必
能正確答得出來,當然我剛一出生時也不知道,但是現在我知道了,那是因為
我用心研究了,並加以做了功課,答案是五百餘種。
. 從小至今唯一吃過一次「酪梨」,那應該是在三十多年前在嘉義電腦同業
家裡喝的,真的就是加牛奶的果汁,起初看到濃稠的果汁有些作嘔不敢喝,後
來聽他太太解釋了它的十多種好處後才試喝了一口,發現還真不錯喝呢,不過
那也是至今僅有的一次。後來漸漸感到變得普及,不少朋友都有種植,偶而都
會摘來給我老媽吃,只是酪梨無法鮮食,還得弄東弄西太麻煩了,因此最後也
都丟掉了,想來還真有些可惜。在上上篇中我提到過埔里的黃先生專程趕來找
我,除了提到「恰恰山竹」外,主題就是「酪梨」。他說在澳洲他老闆家作
客,餐餐都會有「酪梨」當成菜餚;而澳洲人士幾乎是天天吃,而且當地人士
買「酪梨」都不是一、二顆或十顆的購買,而是人人都用布袋裝(為了証明他
所言非假,還特地秀了手機的照片讓我開開眼界),而且家家戶戶幾乎是餐餐
吃,天天食用,他並問我為何台灣不大力推廣如此完美的水果?我只好告訴
他,台灣目前最大力推廣的是「休耕」,盡量不要種植作物,因為作物價格不
好就罵政府,風災或水災損害了也要罵政府,補助不公也會怪政府,而鼓勵休
耕賺到了一筆錢也就能把農民的嘴巴封住,吃人的嘴軟,,拿人的手短,個個
蠻橫農民的雞嘴也變成了鴨嘴,這種兩全其美的「良」策在全世界國家中,也
只有聰明的台灣政府才能想得出來,真應該趕緊申請專利,否則哪一天被其他
國家學走了,那些農政單位又要搥胸頓足,哭得唏哩嘩啦回家找媽媽呢!
. 其實台灣也推廣過「酪梨」,記得全盛時期光是嘉義中埔鄉就有二個「酪
梨班」,(但在全國說來這還算是幼稚園小班的呢,全省最大種植面積應該是
台南縣),當時班員幾乎是擠破頭才能進得了班,聽說當時只要能進到班員資
格的人,無不痛哭流涕,感動得屁滾尿流呢,蓋因為班員多經費就多,然而曾
幾何時這二個班至今僅剩一個班,也只有幾位班員硬撐,如果再解散了吃喝玩
樂的經費也沒了,上個月也無法携家帶眷去大陸觀「光」了。為何如此下場?
乃因由於「酪梨」相當怕水,嘉義地區每年的雨季一完,那些酪梨樹也跟著玩
完了,當時數十甲地數千株的酪梨像似得了瘟疫一般,如今都成了孤兒,把全
鄉碩果僅存的那幾棵酪梨集合點完名,根本還不必動到兩隻手指頭呢!真是令
人唏噓!
. 我更記得風光時期的盛況,當時價格居高不下(其實至今依然維持高
檔),個個酪農戶個個眉飛色舞,人人無不眉開眼笑,聽說班員每個月開會討
論的並不是如何照顧植株,而是交換某國或某省的小姐讚與辣,而會議的結論
爭執是到底要去吉林?還是去海南?不過儘管爭執聽說到最後還是會習慣性逹
成一致性的協議,因為主席集合眾家的意見認為一定要往海南走,因為海南早
就集結了內陸各大省分的佳麗,準備著接收呆胞們的荷包,這種經常性的貿易
造福了數以萬計的內陸家庭,聽說內地家有女孩子到海南期遊學歸鄉,馬上就
能蓋起華屋豪居,可見呆胞們對大陸的經濟貢獻有多大,這種人溺己溺的仁道
關懷,堪足以為全世界表率!【一】